米成军出席了慈善活动。图片由受访者提供
我第一次去看张小青时,天空有点暗,病房里的荧光灯很亮,小女孩的脸变得苍白。她跪在床角上,用毯子裹在膝盖上,背上有被子,整个人都靠在床上。滴液通过长输液管非常安静地滴入体内。她拿着一本书而着迷。一切都很安静,病房里有几个人,其中一个人为她拍照,她没注意到.
米成军永远不会忘记这张照片。
白天很黑,但就在那一刻,他感到阳光照进了他的心里。
“公共福利正在觉醒,但首先要醒来。”米成军的内心深受感动,引发他真正踏上公益之路。这是2013年。
在接下来的几年里,米成军计划在漳州举办首届集体公益婚礼,“拯救老兵,美丽的沧州行动”和“送爱回家”等大型公益活动;组织成立泸州市蓝天救援队,开展救援任务。数百次,志愿服务时间已累计超过12,000小时,泸州老年人找人找到了制度。 2017年,米成军启动了漳州市心理救援服务站的建立,为学校和环卫工作者提供心理讲座和公益咨询。 2018年,作为中国红十字会的急救培训师和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,米成军负责为漳州市重点企事业单位的学校开展100多场公益性急救培训,并接受培训。超过6000人.
今年5月,在由阿里巴巴天天正能源与中国青年报联合主办的“真能积极能源志愿者”活动中,米成军成为30位入围者之一,获得1万元奖金。
多年来,“利用周围人来感染人,善行改变人心”是米成军所实践的公益理念。这个概念的根源来自张晓青被访问的那一天,“他的内心被唤醒了”。
十年前,他曾担任共青团的秘书。他带领公司的年轻人参加志愿者活动。他们经常去养老院,孤儿院,参加共青团中央倡导的爱心项目,向西方的贫困儿童捐赠衣服和书籍。
米成军听了一位熟悉张晓青的熟人,他是一名16岁的年轻人,读过一名幼儿教师,突然患急性白血病。她的父亲病了很多年。她的母亲是一名低收入的卫生工作者。她有一个困难的家庭,没有钱给她治疗。
米成军让几名志愿者到医院探望张晓青。在进入病房的那一刻,一位喜欢摄影的摄影师拍下了张晓青认真学习的照片。
“她看着我,坐在病床上的一本书,她很年轻,她过着美好的生活。”多年后,米成军将内心的觉醒归结为“公益”。可以带来希望。“为了把这个希望变为现实,米成军开始呼吁女孩们,寻求包括社会媒体在内的各种力量的帮助,甚至找到女孩所在村庄的村委会。最后开展慈善捐赠活动。
照片在报纸上发表后,更多的人被触动了。几天后,捐赠活动在村里的广场举行。村里的男女老少都参加了捐赠活动。虽然有些人不富裕,但他们捐的不低于50元。那天,有一个街头小贩卖杂货,但他经过那里,当场捐了100元。
每个人心中都有善良,他们渴望善良和对未来的渴望。米成军觉得每个人醒来都很重要。
当天,漳州各方捐款超过12万元。这笔钱代表着年轻的生命和未来。
由于先天性的下肢瘫痪,由于亲生父母遗弃了余福区玉楼乡东村村的女孩肖翠玲,她只能跪下,双手和双脚匍匐行走。米成军知道肖翠玲那年,她13岁,被称为“爬行女孩”。
为了让小翠玲和其他同龄孩子掌握知识并成为一个有用的人,米成军及其合伙人一直坚持教学。后来,肖翠玲的眼睛越来越强烈,米成军觉得她会给她一个更好,更规范的教育。
米成军想到了漳州师范学院。他找到了大学生会的主席。他记得说这不是一年,两年,不是一两天,也许是十年甚至更长,并且坚持给小女孩补充课程。他记得学生会主席已庄严地向他表明了自己的立场。必须遵守这个问题。
六年过去了,这个只给一个人上课的“爱情班”仍然存在。
大学生自愿每周数次为小翠玲教授文化课。虽然教学时间只有两个小时,但等待公共汽车和在路上来回的时间非常昂贵。有时志愿者因加班而错过了公共汽车。在当地4S店和出租车爱心志愿者了解到这种情况后,他们成立了一个爱车团队,为大学生志愿者提供服务。
在过去的几年里,数十名大学生志愿者一直在指导肖翠玲学习文化知识。肖翠玲的语文和数学已达到小学四年级。大学生志愿者还教授肖翠玲的剪纸技术,如剪纸和十字绣。我希望她能掌握将来谋生的技巧。
这也是一个关于希望的故事,它带动了更多人,如滚滚雪球,使希望变得越来越大,越来越真实。
今年7月28日,在成福府的爱情教育学校,米成军进行了特别的捐赠活动。
之所以特别之处在于,除了捐赠的爱情材料外,他还为这所学校的孩子们准备了一份特别的礼物。
他用日常正能量制作了一批水杯,上面印有“日常正能量”字样。
他的想法是,使用水杯的人可以记住这些词,让看到这些词的人触动心脏,并单独传递正能量。
张培昂中国青年报